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V|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视频|亚洲无码综合一区|国产国语一级在线播放

  • <strike id="kyimi"><code id="kyimi"></code></strike>
  • <center id="kyimi"></center>
    <delect id="kyimi"></delect>
    <dl id="kyimi"><small id="kyimi"></small></dl>
    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
    您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文化>>推介>>

    感受千年質量之美——探訪河北趙縣趙州橋

    2023-08-17 15:24:15 中國質量報

    感受千年質量之美

    ——探訪河北趙縣趙州橋

    □ 焦 強 文/攝

    立秋時節(jié),我來到位于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

    古橋景區(qū)園內,陽光猛烈。穿過綠陰掩映的甬路,洨河之上,一座偉岸的古橋巍然矗立在眼前。我迫不及待地走上去,去撫摸圣人留下的玉石欄桿,去細看柴王爺推車軋的那道溝,去體驗魯班爺留下的這一經典之作。

    轉瞬千年,歲月更迭,滄桑的歷史遺痕和豐厚的文化沉淀,濃縮成一本無字史書,一件質量文化作品,供一代代人盡情翻閱、思考。趙州橋建于隋朝年間,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歷史上的趙州橋經歷過9次大修,在1400多年里,它經歷了8次以上地震考驗,飽經無數(shù)風霜雨雪和洪水的沖蝕,至今仍然屹立在洨河之上。

    作為一座橋,趙州橋在中國乃至世界都享有不可思議的知名度,一路承載著古老趙州的文化精髓走到今天,被譽為“天下第一橋”。它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跨度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敞肩式石拱橋,在世界橋梁史上具有劃時代的地位和相當高的文化價值。1961年3月,趙州橋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10月,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選定為世界第12處“國際土木工程歷史古跡”,并立紀念銅牌于橋頭。這是我國唯一獲此殊榮的土木工程建筑,標志著趙州橋與埃及金字塔、巴拿馬運河、巴黎埃菲爾鐵塔等世界著名歷史古跡享有同等地位。

    趙州橋之特,讓我感受到古代匠人的偉大。趙州橋結構合理,造型優(yōu)美,外觀獨具匠心。橋身全長64.4米,跨徑37.02米,橋體由28道并列拱券砌筑,跨度大而弧型平,首創(chuàng)敞肩拱造型。大橋主拱肩部加設4個對稱小拱,挖空橋肩,將橋肩敞開,既節(jié)省材料減輕橋身自重,又能輔助宣泄洪水,減小上游洪水對大橋的沖擊力,而且巧妙利用小拱對主拱產生的被動壓力,增加橋身的穩(wěn)定性。趙州橋采用縱向并列砌筑法,28道拱券既各自獨立成拱又并列為一個嚴密的整體,采用鐵拉桿橫串,腰鐵相連,拱石鋪砌等措施,以加強橫向拉力。這樣的砌筑方法既堅固又便于維修。

    趙州橋橋臺坐落在天然地基之上,地基為輕亞粘土,第四紀沖積層,是良好的天然地基,既能承載橋身重壓,又可抗拒地震。因而1400多年來,雖然經歷了多次地震和洪水災害,大橋兩端橋臺沉陷始終走動甚微,安然無恙。

    古人的智慧和他們取得的成就,總是遠遠超出我們的意料。趙州橋的出現(xiàn),應該說不是一個孤立的事件,而是當時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標志,其結構設計科學、建造工藝獨特、標準計量準確,是我國建筑工程高質量的標桿。難怪面對趙州橋的獨特設計,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會發(fā)出這樣的贊嘆:“真可驚異地表現(xiàn)出一種極近代的進步的工程精神?!?/p>

    趙州橋之美,讓我領略了我國千年質量文化的傳承。橋面兩側有42塊欄板和望柱,雕刻精美,來來往往的行人游客,或憑欄遠眺,或扶柱沉思。曲調悠揚膾炙人口的河北民歌《小放?!?,讓更多的人知道了趙州橋,大凡來趙州橋游覽的人,都帶著極大的好奇心。我想起那個流傳廣泛的傳說。傳說天下能工巧匠的祖師爺魯班和他的妹妹魯姜來到趙州地界,看到這里物產豐富、民風淳樸,但有洨河阻隔交通不便,就想為趙州人做點好事,這就有了今天的趙州橋。當然,趙州橋實際的設計建造者是李春,如今,橋北邊李春的雕像在繁花綠葉叢中一直守護著趙州橋。

    從橋上走過,還真有點不敢相信自己踩在了1400多年的歷史之上,停步于橋下的水邊,合影、靜立,凝眸醉望、欣賞題詞,碧水悠悠、古韻悠長,醉然間竟有了一點江南水鄉(xiāng)的韻味,細柔碧綠的水任秋風拂起微微波紋。那橋的霸氣有所收斂,宛若清水出芙蓉的仙子,著一襲純白素衣漂在湖面上,極是嫵媚婀娜。它彎著的身軀默默地給人以方便。

    穿走廊賞碑林,再走進趙州橋科技館,通過欣賞趙州橋的建筑藝術精華,去尋找趙州悠久歷史向世人呈現(xiàn)的獨特內涵。讓這一段長長的凝固歷史,成為千百萬人的敬仰,成為一種奉獻精神的象征,成為一種追逐質量的恒心。

    《中國質量報》【質量故事】

    (責任編輯:水川)
    最新評論
    聲明:

    本網(wǎng)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未經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wǎng)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wǎng)盡快處理。

    圖片新聞
    • 國家圖書館自習區(qū)座無虛席

    • 江蘇省海安市推動汽車零部件產品向制 ...

    • 2023年印度尼西亞國際汽車展日前 ...

    • 重慶豐都:小藠頭“長”成出口大產業(yè) ...

    • 山東濰坊:積極推動農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