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龐鶴) 10月21日,中國質量新聞網從河北省食品檢驗研究院(以下簡稱“河北省食檢院”)獲悉,近日,河北省食檢院5項專利榮獲國家知識產權局頒發(fā)的發(fā)明專利證書。
5項專利名稱分別為:“一種產志賀毒素大腸埃希氏菌的分型方法(專利號ZL 2021 1 0924908.1)”“一種基于飛行時間質譜的李斯特氏菌分型方法(專利號ZL 2021 1 0903410.7)”“一種針對發(fā)酵乳中以葡萄糖桿菌為主的系列雜菌污染的高精度特異性數(shù)字PCR檢測方法(專利號ZL 2019 1 0731369.2)”“一種針對乳粉中牛源性成分MALDI-TOF檢測方法(專利號ZL 2021 1 0903420.0)”“一種針對乳粉中羊源性成分MALDI-TOF檢測方法(專利號ZL 2021 1 0903414.5)”。
中國質量新聞網了解到,河北省食檢院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5項最新專利填補了食品微生物和源性成分鑒定領域的空白,占領了相關分型方法和檢測方法的技術高地,提高了食品微生物和源性成分鑒定方法的準確性,提升了河北省食品安全突發(fā)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和風險監(jiān)測預警能力,代表著河北省食檢院倡導技術創(chuàng)新和技術革新的有效實踐,為堅決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