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多過去了,連大股東參與的增發(fā)股都解禁了,風帆股份(600482,收盤價15.90元)2007年非公開發(fā)行募集的資金尚有約4成還沒有用出去,募投的兩大項目至今也沒有產生效益。
昨日(1月5日)風帆股份發(fā)布公告,擬繼續(xù)將1.69億元閑置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不超過6個月。類似的公告,風帆股份在過去三年已經發(fā)布過多次。這一次,或許也不是最后一回。
增發(fā)募資輪番補充流動資金
2007年10月,風帆股份非公開發(fā)行股票1250萬股,每股發(fā)行價為36元,共募集資金4.5億元,扣除發(fā)行費用后實際到位資金4.38億元。去年6月29日,風帆股份召開股東大會表決通過了將其中閑置的募集資金1.92億元暫時補充流動資金的議案,使用期限至當年12月29日,截至目前,以上資金已歸還到募集資金專戶中。
不過,募集資金剛剛歸還,風帆股份又打起了募集資金的主意。公司昨日稱,目前公司募集項目建設共使用資金約為2.69億元,暫時閑置募集資金約1.69億元。由于年產500萬只新型免維護蓄電池項目處于建設初期,資金需求量不大,為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率,公司擬繼續(xù)將上述1.69億元閑置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單次使用期限為自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之日起不超過6個月。
“三年以來,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這樣做了!”某券商研究員向《每日經濟新聞(微博)》表示。去年4月22日,10月22日風帆股份兩次召開董事會通過將非公開發(fā)行閑置的募資補充流動資金,而這似乎已成為董事會每半年要召開的例行會議。
募投項目進展緩慢
風帆股份2007年非公開發(fā)行募 投 的 兩 大 項 目年產100KVAh工業(yè)電池和年產300萬只新型免維護蓄電池,至今都未實現(xiàn)收益。根據(jù)風帆股份去年半年報顯示,上述工業(yè)電池項目已經完成90%的進度,但當期仍虧損276萬元,而300萬只免維護蓄電池項目因為實施地點變更以及擴大產能的需要,目前仍在進行當中。不僅如此,風帆股份早在2004年IPO融資的4.3億元項目中,有2億元是投資鋰離子電池項目,產品主要用于筆記本、數(shù)碼產品等消費電子領域,但該項目至今仍處于虧損狀態(tài)。
其實,上述300萬只免維護蓄電池項目遠遠沒有跟上計劃的進度,根據(jù)當初的規(guī)劃,該項目建設周期僅需要15個月。公司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該項目此前一直處于設計當中,連設備都沒有買,廠房也沒有新建。去年4月份,公司才對該項目作出變更計劃,計劃擴充產能到500萬只,實施地點由公司本部變更為保定國家產業(yè)開發(fā)區(qū)共建區(qū)。但至今,該項目仍沒有投產。
“從傳統(tǒng)鉛酸蓄電池的擴產到鋰電、太陽能薄膜等新業(yè)務的拓展;從下游的電池產品到上游礦產資源的延伸,風帆股份幾年來幾乎做任何大事都難以做成!”上述不愿意具名的研究員批評道,除市場因素外,公司管理上肯定存在問題,否則不至于陷入如此尷尬的境地。因此,他認為推薦風帆股份的風險非常大。
對于外界的質疑,風帆股份證券代表郄鐘錦昨日向《每日經濟新聞》解釋稱,“公司2007年非公開增發(fā)項目主要受到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而拖延,后來公司在保定國家產業(yè)開發(fā)區(qū)共建區(qū)購買了800多畝土地,重新做了規(guī)劃,又耽擱了一些時間;如今金融危機的影響已經過去,擴大產能也是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以解決產能缺口問題,估計2011年下半年就能將上述補充流動資金的錢派上用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