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韓國的大街小巷隨處都可以看到各種品牌的化妝品專賣店,然而因為疫情,韓國美妝行業(yè)受到重創(chuàng),大量專賣店關閉。日前,韓國知名美妝品牌“謎尚”母公司的股份甚至被掛牌出售。
首爾明洞商圈因匯集韓國各類時尚、美妝品牌專賣店,是韓國代表性的購物中心。不過由于外國游客銳減,明洞日漸蕭條,到處可以看到空置的門店,記者所來到的主街上,美妝店也所剩無幾。日前,謎尚母公司的最大股東表示,將掛牌出售其持有的公司股份。
謎尚成立于2000年,是韓國首批創(chuàng)建街邊化妝品專賣店的品牌,因性價比高的中低端路線贏得韓國消費者喜愛,并迅速在海外擴張市場。謎尚的母公司在韓國化妝品行業(yè)排在第三位,2017年被現(xiàn)在的最大股東、韓國某私募基金收購后,受眾多因素影響業(yè)績下滑,后來又遇上疫情,去年營業(yè)虧損達到224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1億元。鼎盛時期的謎尚在韓國專賣店的數(shù)量達700多家,而去年僅剩不到一半。
實際上,謎尚只是一個縮影。受疫情影響,韓國美妝行業(yè)受到巨大沖擊,除了人們對化妝品需求減弱及購物習慣轉為線上外,匯集眾多品牌的化妝品集合店的快速發(fā)展也對單一品牌門店造成了威脅。數(shù)據(jù)顯示,韓國謎尚、菲詩小鋪、悅詩風吟等主要化妝品專賣店門店數(shù)量從2018年的約3400家驟減至去年的不到2300家,減幅超過三成。
盡管人們對化妝品的需求逐漸恢復,但對于韓國美妝行業(yè)來說,棕櫚油等化妝品原材料價格以及人工費等成本上漲,成為新的難題。巨大的生存壓力下,各品牌紛紛尋找經(jīng)營新思路。比較普遍的做法就是主動削減線下門店,加強在線渠道的銷售,并開拓海外新市場。還有的公司進軍保健品市場尋找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