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隨著春天的腳步臨近,美容美發(fā)市場迎來消費小高峰,美容美發(fā)行業(yè)消費糾紛時有發(fā)生。廣西柳州市消委會聚焦一起因“免費體驗”美容服務而引發(fā)誘導消費的糾紛咨詢,由廣西步高律師事務所謝雄軀律師就該咨詢件進行答疑。
消費者咨詢
近日,王女士在接受某美容店提供的免費體驗服務過程中,美容店只對其半邊臉進行護理,護理過程中給自己對比觀看了左右臉的區(qū)別。因擔心護理效果導致自己形象受到影響,當時便同意商家繼續(xù)護理另半邊臉,事后共花費6888元。王女士認為商家存在誘導和強迫消費行為,想咨詢:如何才能維護自身的權益?
律師分析
根據王女士所描述的情況,其遭遇的是誘導式消費。美容店在給王女士提供免費體驗的護理服務之前,應當向王女士全面告知護理服務的范圍、所使用的美容產品、以及產生的相應后果等重要信息。如有證據證明該美容店沒有盡到全面告知義務的,該美容店確實存在上述引人誤解的宣傳行為。王女士對此構成重大誤解而進行消費的,可以主張撤銷本次服務合同,要求美容店返還價款或賠償相關損失。
建議王女士可以嘗試與美容店負責人或管理人員溝通,說明情況并要求解決問題。如未能解決問題,可以向消委會或撥打12315熱線投訴。如果情況嚴重且無法通過協商解決,可以提起訴訟,通過法律訴訟途徑維權。
法律貼士
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第十八條“經營者應當利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真實、全面、準確的向消費者介紹和說明所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信息,并依照法律、法規(guī)和商業(yè)慣例,主動告知消費者可能影響其購買選擇的重要信息”“第三十三條生活美容服務經營者應當使用、銷售符合國家有關產品質量和安全衛(wèi)生規(guī)定、標準的材料和用品,并事先向消費者真實、全面地告知美容的適應癥、禁忌癥和注意事項,并取得消費者本人或者其監(jiān)護人的書面同意?!?/p>
消委會提示
消費者選擇美容服務時應認真了解商家的信譽和經營狀況,了解其是否具有營業(yè)執(zhí)照等相關資質,有祛斑祛痘等特殊服務需求的消費者應選擇專業(yè)性強的美容機構。不要輕信廣告宣傳,謹慎對待宣稱效果過于神奇的服務與產品,選擇具有一定規(guī)模、一定影響力、服務評價好的店家進行消費。消費者在接受服務時應慎重考慮,理性消費,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維權意識。如產生消費糾紛,可先與商家進行溝通協商解決,消費者在維權時應注意保存好問題食品的樣品及相關證據,以便更好地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也可以撥打12345或向市場監(jiān)管部門尋求幫助。(通訊員 易翰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