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廣島) 近日,山西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公布2023年第9批食品抽檢信息。其中,山西味愛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款生食動物性水產品被檢出質量不合格。
該抽檢信息顯示,山西味愛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西味愛餐飲管理”)加工的生食動物性水產品(鯛魚片、蟹柳)(加工日期:2022/11/3),經山西省檢驗檢測中心(山西省標準計量技術研究院)檢驗發(fā)現,其中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均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guī)定。
據了解,山西味愛餐飲管理對檢驗過程提出異議,經山西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核查后,對其異議不予認可。
據介紹,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并非致病菌,主要用來評價食品清潔度,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wèi)生要求。菌落總數超標可能由于原料、包材或生產加工過程受微生物污染,生產加工過程中工藝把關不嚴,人員、設備和環(huán)境的清洗消毒不到位,產品殺菌不徹底或在儲運過程中未能持續(xù)保持儲運條件等原因造成。
據悉,大腸菌群是國內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污染的可能性較大。如果食品中的大腸菌群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yǎng)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還會加速食品腐敗變質,可能危害人體健康。大腸菌群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的加工原料、包裝材料受污染,也可能是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受人員、工器具等的污染,還可能是滅菌工藝滅菌不徹底導致的。
中國質量新聞網了解到,針對上述抽檢中發(fā)現的不合格產品,?山西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已督導市級市場監(jiān)管部門按照相關法律法規(guī)依法處理。
為詳細了解上述食品抽檢不合格的相關情況,中國質量新聞網嘗試致電生產企業(yè)山西味愛餐飲管理。對方接電話的一位男性工作人員對本網表示,已按要求整改,對不合格產品已下架、召回。本網詢問其他問題時,該工作人員表示,加微信溝通。不過,截至發(fā)稿時,該工作人員并未通過本網的微信添加申請。
中國質量新聞網梳理發(fā)現,山西味愛餐飲管理因生食動物性水產品不合格此前還曾被處罰。
據信用中國,山西味愛餐飲管理2022年11月3日加工的生食動物性水產品(白金槍、鯛魚片、三文魚、蟹柳)制品經檢驗結論為不合格。經查,該公司經營的上述制品均從太原市小店區(qū)鑫宏發(fā)水產經銷部購進,均屬預包裝產品,產品外包裝標識的食用方法是解凍后可食用。該公司2022年10月28日采購鯛魚片1kg,10月30日采購蟹柳1.25kg,10月31日采購白金槍1kg, 11月1日采購三文魚1kg;11月3日上述產品均在生食制品專間內經切片裝盤擺放在取餐臺,未添加其他配料即供客人食用。依據《食品安全法》,2023年3月29日,太原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對該公司罰款5.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