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日報網消息,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稱,科學家在對美國航空航天局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收集到的太空資料分析后指出,銀河系內的每一顆紅矮星,都會對應一顆和地球大小相近的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但美國芝加哥大學與西北大學的科學家一項新研究表明,每一顆紅矮星所對應的宜居行星數(shù)可能是兩顆,這也就意味著銀河系內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可能多達600億顆。
紅矮星是銀河系中相當常見的恒星,這些恒星周邊所圍繞的行星有許多可能屬于宜居星球。宜居星球的最大特點就是外部覆蓋有云層?!霸茖訒尩厍蜃兣材茏尩厍蜃兝?,除了反射太陽光以降溫之外,云層還吸收了地球表面的紅外輻射以造成溫室效應?!焙线m的溫度還能讓星球表面保持一定量的液態(tài)水,這也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之一。而對于紅矮星來說,由于其自身的溫度與亮度都要比太陽低,所以更容易為周邊的行星創(chuàng)造出適合人類居住的條件。
研究還指出,由于宜居行星與紅矮星之間的軌道比較短,所以這些行星的一面會始終對著紅矮星,從而獲得持續(xù)不斷的光照。
紅矮星
紅矮星是指表面溫度低、顏色偏紅的矮星,尤指主序星中比較“冷”的M型及K型恒星。這些恒星質量在0.8個太陽質量以下,表面溫度為2500至5000K。除太陽外最接近地球的恒星比鄰星便是一顆紅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