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每年中秋節(jié),北京市廣渠門中學的宏志班上一年級的學長都會來到下一年級,為來自遠郊區(qū)縣、因為路遠不能回家的學弟學妹們表演節(jié)目。
從來沒有哪條規(guī)定要求這樣,也從來沒有老師參與組織。這一切都是學生們的自發(fā)行動。
宏志班是一種特殊的班級,它設在各地實力雄厚的學校,專門招收品學兼優(yōu)而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免收學費、書費,有的還補助生活費。1995年,全國第一個宏志班在北京市廣渠門中學開班。
宏志班的學生很注重“宏志精神”的傳遞。表演節(jié)目只是最普通的方式之一。幾乎每個宏志班的學生大學畢業(yè)后拿到的第一個月工資都會捐回宏志班。一位畢業(yè)生在信中寫道:“感謝在宏志班的日子,讓我知道苦難只是我們人生的背景,未來還在自己的手里。我捐獻工資,是非常想讓學弟學妹們知道,戰(zhàn)勝苦難的靈魂會更深刻更美好?!?/p>
考慮到這些學生進校之初的樣子,自卑、敏感、內向,這樣的轉變有些不可思議。
秘訣隱藏在為他們量身打造的教育體系中。針對宏志班學生的特殊性質,廣渠門中學確定“扶貧先扶志”,培養(yǎng)他們感恩、進取和奉獻的精神品質。為此,學校特意援引解放軍駐藏部隊提出的“特別有禮貌,特別守紀律,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加以擴展,又加上“特別有志氣,特別有作為”,作為宏志班的班訓。
在宏志班高三(1)班的賬本上記錄著這樣一串數字:“3月2日55元,3月7日50元,3月13日85元,3月17日52元……”這是學生們花了3個月?lián)炱孔淤u廢品的收入,一共439元。這筆錢一部分買了資料,一部分則買了酸奶。買酸奶不是為了改善生活,而是為了感謝食堂大師傅為宏志班的操勞。
宏志班學生剛來時,大多把志向只限定在改變自身的經濟狀況上。因此,廣渠門中學把勵志教育與理想教育結合在一起,通過“愛心萬里大講堂”,邀請各界優(yōu)秀人士為同學們做講座,幫助宏志班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激發(fā)他們積極向上的學習和生活信心,將個人夢想與“中國夢”結合起來。
廣渠門中學通過各種活動對宏志班學生進行責任教育,讓學生樹立社會責任感,鼓勵學生反哺社會。當全國一些地方發(fā)生災情時,學校組織學生了解災情,獻出愛心;當同學家中出現困難時,老師與同學共同伸出援助之手。
在多次救災搶險中,宏志班學生把自己在酷暑中勤工儉學掙來的近萬元錢捐給了中華慈善總會。第六屆宏志班的一名學生,從北京交通大學畢業(yè)后放棄了設計院的工作機會,參軍入伍到湘西的山溝里。汶川地震后,一次幫助老鄉(xiāng)運送救災物資的過程中,余震發(fā)生了,緊急關頭,他將一位鄉(xiāng)村教師護在身下,自己卻被落石砸傷。退伍后,他回到學校繼續(xù)學業(yè),如今已讀碩士研究生二年級的他說:“今后不論在哪個崗位,我都會永遠銘記是宏志班給了我新生,我將盡最大的努力去幫助他人,奉獻社會。”
撿瓶子是宏志班學生的日?;顒又?。學生們來到城市,逐漸形成愛美愛干凈的意識和習慣,但是每次撿瓶子,他們依然在垃圾里翻找,女生尤其積極。
一名班長說:“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這些應該是我們的美德,我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榮譽。我們是一群心理健康的陽光少年。”
廣渠門中學校長吳甡說:“如果不是極具事業(yè)心和愛心的人,教不了宏志班。”
在學校宏志班的辦學歷程中,所有的班主任收獲了一個共同的稱呼:“宏志媽媽”。
出于巧合,歷屆宏志班班主任都是女性,這個稱呼是學生們自發(fā)送給她們的。“我們沒有節(jié)假日,也從來不分上下班的時間。只要學生有需要,我們就要隨時陪伴在學生身邊。”一名“宏志媽媽”說。
據統(tǒng)計,到2014年5月,廣渠門中學先后招收了19屆共計1400多名宏志班學生。10年間,學校先后有1000多名宏志班學生圓了大學夢,同時也使近千個家庭擺脫了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