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V|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视频|亚洲无码综合一区|国产国语一级在线播放

  • <strike id="kyimi"><code id="kyimi"></code></strike>
  • <center id="kyimi"></center>
    <delect id="kyimi"></delect>
    <dl id="kyimi"><small id="kyimi"></small></dl>
    中國質(zhì)量新聞網(wǎng)
    您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文化>>話題>>

    有一個世界叫“南極”(一)

    2017-06-14 15:03:27 中國質(zhì)量新聞網(wǎng)

    有一個世界叫“南極”(一) 

    曹璞

    攝影 曹璞

      關(guān)于人類的起源,流行歐美的一源說是這樣描述人類足跡的:公元前700萬年左右起源于非洲;公元前100萬年前走出非洲向東南亞移動;公元前50萬年前到達歐洲;公元前4萬年前來到澳洲;公元前2萬年前落戶西伯利亞;公元前1.2萬年前遷徙北美;公元前1萬年前為南美居民……

      而人類登陸南極的時間是十九世紀末,人類到達南極極點則是1911年,由挪威羅爾德·阿蒙森率領(lǐng)的探險隊實現(xiàn)的!也就是說:登陸南極,人類走過了數(shù)百萬年的進化歷程!

    向我走來的、“快樂的大腳” 攝影 曹璞

      很慶幸,我生于世界最大的陸地板塊——歐亞大陸。整理自己旅行的足跡,我竟意外地發(fā)現(xiàn):除了非洲,我的旅行履歷幾乎與人類遷徙的軌跡重合,當我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冥冥中我仿佛聽到來自南極的風、南極的海浪、南極的鳥鳴對我急切地呼喚!

      于是,2017年2月27日一個中國人,從北京,飛過喜瑪拉雅山、印度恒河、印度洋、撒哈拉大沙漠、驚鴻一瞥地掠過豪都迪拜、凌空躍過大西洋、基督山、亞馬遜河,落地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

    我們到達布宜諾斯艾利斯機場

      初登南美

      南美夏末秋初之際我們來到布宜諾斯艾利斯。這里氣候宜人、陽光明媚,早晨拉開窗簾,看到中國工商銀行“ICBC”巨大的LOGO廣告牌;車窗外,掠過華為的廣告,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國正在一步步地登上世界經(jīng)濟的大舞臺。

    看到“愛存不存”紅色霓虹燈了嗎? 攝影 曹璞

      街道兩邊樹冠開滿了紫色的花,“那是南美木棉花……”導游付蓬介紹說:“之所以叫木棉花,是因為花期過后,結(jié)的果實綠綠的、形狀像雞蛋一樣,但比雞蛋大,里面全是像棉花一樣的絮……”那個被付蓬介紹為“木棉花”的花,其實很像我們中國廣東一帶生長的、香港的市花——紫荊花,而我們中國被稱之為“木棉花”的花朵要比眼前的花朵碩大很多。

    看,是不是很像紫荊花?看到藏在綠葉中橢圓的木棉花果了嗎?攝影 曹璞

      “阿根廷的官方語言是西班牙語,但是,阿根廷人的生活習慣很像意大利人,當然,在阿根廷意大利后裔也很多……”付篷介紹說。這并不奇怪,西方人出大西洋、發(fā)現(xiàn)南美洲大陸的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克里斯托弗·哥倫布先生,哥倫布是哪里人?他出生在位于地中海、意大利的撒丁島!而同為拉丁語族的意大利語與西班牙語,有著40%的重合度。

      說起來哥倫布發(fā)現(xiàn)南美洲,純粹是一次“意外”,其中原由竟與我們中國頗有淵源:當年,哥倫布想證明地球是圓的、實施環(huán)球旅行,到處游說歐洲各國王室,意、英、法、萄……列強都求遍了。但是,沒有人相信他。倒是西班牙女王在1492年,派遣他帶著給印度君主和中國皇帝的國書,于1492年8月3日,率領(lǐng)三艘上百噸的帆船,從西班牙巴羅斯港揚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行。

      請大家注意,哥倫布出發(fā)的時間是1492年,而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時間是1405年。雖然,鄭和沒有到達歐洲、拜訪西班牙王室,雖然沒有史載這兩次航行的決策有什么必然的關(guān)系,但是,我有理由相信:哥倫布的使命一定是受鄭和下大西洋壯舉的啟發(fā)。

      經(jīng)七十晝夜的航行,1492年10月12日,正是朝霞滿天時,哥倫布收到了船員發(fā)現(xiàn)陸地的通報,他以為到達了印度,后來才知道:這是一場美麗的誤會,這個誤會使克里斯托弗·哥倫布成為第一個登上南美大陸的歐洲人——他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為歐洲列強開辟了一個新的財富之路,史稱“白銀之路”。從此,這里被命名為南美洲。

      它還有一個名字:拉丁美洲。那是因為經(jīng)過歷史演變、更迭,拉丁語成為歐洲一支非常大的語族,它包括了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法語……而最早發(fā)現(xiàn)并征服這里的歐洲人是克里斯托弗·哥倫布代表的西班牙王室。所以,整個南美洲國家基本都是以西班牙語或者葡萄牙語等拉丁語族為官方語言?!袄∶乐蕖?,它是自哥倫布之后,數(shù)百年來歐洲對這里殖民統(tǒng)治的一個標簽。

      歷史,無法用單一的好或者壞來評價。比如大航海,開啟了歐洲人對南美洲、非洲乃至亞洲的殖民與淘金之路,殘酷的侵略與殺戮、刀光血影的悲劇在那個年代每天都在上映。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我們來看看物種分類學發(fā)展史:從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00多年第一次提出自然分類,到人類第一部物種分類學著作《植物種志》于1753年出版,經(jīng)歷了2000年;之后200多年的時間,生物分類學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四次突破!也就是說,真正意義的生物分類學,是從大航海時代孕育、發(fā)展起來的,大航海對科學發(fā)展的推助力是不言而喻的。而人類對南極的探險、認識,同樣是誕生于大航海的搖籃中……“大航海”,怎樣謳歌它都不過分!

      “看,那就是僅次于亞馬遜的、南美第二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最寬的河——拉普拉塔河。拉普拉塔,在西班牙語里是銀子的意思,它發(fā)源于南美第二大流域:巴拉納河,經(jīng)巴西、巴拉圭,到這里,并將這里沖積為拉普拉塔三角洲,然后從這里進入大西洋,從這里到進入海洋的300公里以內(nèi),水都是淡的,你可以想象得到拉普拉塔河的水流量有多大!”付蓬指著車窗外說。車窗外,河面寬得一眼望不到邊,灰黃色的河水波濤滾滾,船只來來往往……看著它,讓我想起我們的長江、黃河。

    布宜諾斯艾利斯機場前的拉普拉塔河岸 攝影 曹璞  PS:看,那個“紅綠燈”是不是曾經(jīng)很熟悉?

      付蓬的聲音又把我拉回到現(xiàn)實:“你們看,那一片房子就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貧民窟。這幾年阿根廷的經(jīng)濟形勢不好,我是眼看著這片貧民窟一天天地擴大、增高……現(xiàn)在,這片貧民窟已經(jīng)高出環(huán)線公路的高架橋很多!這些生活貧困的人們,每天都在俯視著公路上來來往往的大小車輛……不過,外部人進入這里是很危險的事,曾經(jīng)有報道一位西方記者進入了這片貧民窟,就再也沒有出來?!?/p>

    高架公里邊的“貧民窟” 攝影 曹璞

    烏斯懷亞海港 攝影 團友

      廣袤的土地、明媚的陽光、婀娜多姿的風光,以及微縮的歐洲,這便是我踏上南美土地的第一印象。

      未完,待續(xù)。

      特別鳴謝:

      標題:老朋友、中國質(zhì)檢報刊社 王從軍 主任

      付蓬先生糾正本文諸多謬誤。

    (責任編輯:一鳴)
    最新評論
    聲明:

    本網(wǎng)注明“來源:中國質(zhì)量新聞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均屬于中國質(zhì)量新聞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quán)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zhì)量新聞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guān)法律責任。若需轉(zhuǎn)載本網(wǎng)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zhì)量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他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nèi)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wǎng)盡快處理。

    圖片新聞
    • 機油液位上升、加注口變“奶蓋”不要 ...

    • 安全的召回與召回的安全

    • 廣汽本田2019年超額完成目標,體 ...

    • 自研自造鑄市場底力 威馬為新勢力唯 ...

    • 中國汽車文化的先驅(qū) 奧迪第三次華麗 ...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