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V|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视频|亚洲无码综合一区|国产国语一级在线播放

  • <strike id="kyimi"><code id="kyimi"></code></strike>
  • <center id="kyimi"></center>
    <delect id="kyimi"></delect>
    <dl id="kyimi"><small id="kyimi"></small></dl>
    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
    您當前位置: 新聞中心>>《消費指南》>>

    涉“酒”食品需謹慎

    2012-08-29 14:31:13 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

        □ 本刊記者 王向龍/文

        近日,“蛋黃派吃一個,酒駕!吃兩個,醉駕!”的微博在網(wǎng)上引起熱議,消息來源于山東濟南一個司機在吃了兩個蛋黃派后,被查出醉酒駕駛。這一消息讓眾多開車族擔心自己所吃的食物里是否含有酒精,會不會食用后“被酒駕”。

        記者了解到,目前不少食品里都含有“酒精”成分,對于經(jīng)常開車的消費者來說,食用前確需謹慎。

        不少食品含酒精成分

        日常生活中,含有酒精的食物并不少見。然而,一些在消費者看來與“酒”無關的食品,實際上卻含有酒精成分。

        在超市里,記者發(fā)現(xiàn)不少點心均含有食用酒精成分,包括:好麗友蛋黃派、草莓派、熊貓派派、提拉米蘇,康師傅妙芙蛋糕,達利園軟面包等。

        在某品牌蛋黃派包裝上記者看到,其配料表中除了雞蛋、小麥粉、白砂糖外,最后一項標注“食用酒精”,該品牌的提拉米蘇、Q蒂等產(chǎn)品包裝上,也同樣標有“食用酒精”或白蘭地等成分。而另一品牌的瑞士卷、蛋黃派的包裝袋上,則注明了含有“紅葡萄酒”。此外,酒糟魚、酒心巧克力、朗姆酒味冰激凌、酒釀丸子、木瓜水等配料表里,也都明顯標注含有“食用酒精”或“酒糟”, 但是這些食品包裝上都未標明其中酒精的含量。即使在一些豆腐乳產(chǎn)品里,也能看到料酒等成分。

        中國食品包裝協(xié)會食品專家董金獅介紹,有的食物本身不含酒精,不過在制作過程中用食用酒精作為添加劑,保持水分和口感的松軟,比如蛋黃派、蛋糕和一些糖果等甜食。有的食品,在制作過程中會因發(fā)酵過程產(chǎn)生酒精,比如豆腐乳和酸梅湯飲料等。另外,像酒釀丸子、啤酒鴨等也都含有酒精,而一些水果如儲存不當也會產(chǎn)生酒精。

        多為延長保質期和提香

        那么,為什么要往食品里添加酒精呢,酒精成分在其中起什么作用?

        董金獅指出,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的GB 7718-2011《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只要求食品配料標注各個成分,至于各成分的具體含量并無強制要求。在配料表中,各種食品配料應按加工時加入量的遞減數(shù)序排列。

        他表示,企業(yè)在食品中添加食用酒精,一般有幾個原因:一是因為含乙醇為主的食用酒精具有保持水分、殺菌防腐作用,可延長食品保質期;二是食用酒精有股特殊香味,可增加產(chǎn)品香味;三是因為食用酒精可以起到發(fā)泡劑的作用,保證蛋糕類產(chǎn)品在長時間運輸和存放過程中保持松軟口感。

        記者查詢相關規(guī)定后發(fā)現(xiàn),GB2760-2007《食品添加劑使用衛(wèi)生標準》中規(guī)定,乙醇作為食品工業(yè)用加工助劑可以根據(jù)需求進行使用,標準中并沒有對其用量及殘留量進行嚴格限制。

        董金獅認為,雖然國家對此未有強制規(guī)定,但產(chǎn)品還是應該明示食品里含有酒精以及其中的含量,對消費者起到一定的提醒作用。

        開車前避開涉“酒”食品

        據(jù)報道,上海市公安局奉賢分局民警曾挑選了部分消費者常吃或可能吃到的食物,測試了各種食物服用后的“涉酒”效果。

        蛋黃派、糟鳳爪在一分鐘內能測出“酒后”,但5分鐘后就到安全區(qū)域;食用酒釀丸子可達到“醉酒”,5分鐘還在“酒后”區(qū)間,10分鐘后可恢復到正常情況……

        董金獅表示,對正常人來說,一般情況下,食物里面的酒精量很小,體內的酒精殘留量會很低,不會影響人的判斷力,所以食用這些食品后開車問題不大。但是對于過敏體質,特別是對酒精過敏的人,可能會有臉紅、心跳加快的情況,建議這一類人群要避免食用含酒精的食品。

        專家建議,進食含有酒精成分的食品后,可用清水漱口,休息半小時左右再開車。此外,有的飲料也含有較低的酒精含量,應特別注意。

    《消費指南》2012年8月刊

    (責任編輯:)
    最新評論
    聲明:

    本網(wǎng)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wǎng)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wǎng)盡快處理。

    圖片新聞
    • 機油液位上升、加注口變“奶蓋”不要 ...

    • 安全的召回與召回的安全

    • 廣汽本田2019年超額完成目標,體 ...

    • 自研自造鑄市場底力 威馬為新勢力唯 ...

    • 中國汽車文化的先驅 奧迪第三次華麗 ...

    最新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