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理解和實踐“四種形態(tài)”
——談切實發(fā)揮派駐機構“探頭”作用
□ 趙清超
派駐機構作為紀檢監(jiān)察機關職能的延伸,是紀檢監(jiān)察機關在駐在單位的“探頭”。檢驗派駐機構職能是否轉到位,關鍵在于能不能將紀律挺到最前沿,在于能不能正確理解和運用好“四種形態(tài)”。
從4個角度深刻領會“四種形態(tài)”的重要意義
“四種形態(tài)”的提出,既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管黨治黨豐富實踐的全面總結,又是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紀檢監(jiān)察工作所面臨形勢和任務的科學判斷;既是對黨內監(jiān)督工作的重要理論創(chuàng)新,又是推動紀律審查工作轉型的方向指引。我們要從4個方面來理解和領會“四種形態(tài)”的科學內涵和重要意義。
要從全面從嚴治黨的戰(zhàn)略高度來理解。監(jiān)督執(zhí)紀“四種形態(tài)”的創(chuàng)新之處就在于通過有效管用的方式,在“全面”和“從嚴”兩個方面,為管全黨、治全黨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從制度載體和機制保障上,而不是僅僅管住“極極少數”的嚴重違法犯罪黨員干部。
要從“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政策角度來理解?!八姆N形態(tài)”真正體現了對干部的關心和愛護,體現了對違紀干部的教育和挽救。對于全體黨員干部來說,從“小節(jié)”抓起,嚴明黨的紀律,可以有效防止黨員干部“帶病”往前走,及時將處于違紀邊緣的干部拉回紀律和規(guī)矩的框架之內。
要從標本兼治的角度來理解?!八姆N形態(tài)”就是著眼于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通過設置層層防線,一級一級地進行阻擋和處理,而且處理措施越來越嚴厲。運用“四種形態(tài)”,就是立足黨的紀律扎緊籠子,就是堅持抓早抓小促進治本,就是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充分體現了預防與懲處、厚愛與嚴管、治標與治本的有機統(tǒng)一。
要從紀檢機構深化“三轉”的角度來理解。一方面,各級黨組織和紀檢監(jiān)察機構要通過不斷深化“三轉”找準定位,真正明確職責所在,把工作重點從查辦大案要案轉移到抓早抓小上來;另一方面,我們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要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要有信心但不能簡單化。
克服4種誤區(qū),深刻理解“四種形態(tài)”的科學內涵
當前,各地區(qū)各部門在實踐探索“四種形態(tài)”中出現了一些思想認識誤區(qū),若不能及時糾正和克服,將會直接影響全面從嚴治黨的深入開展。
一是要是克服“反腐敗轉向說”。監(jiān)督執(zhí)紀“四種形態(tài)”要求紀檢監(jiān)察機構把監(jiān)督執(zhí)紀問責的戰(zhàn)線前移,實際上,“四種形態(tài)”的提出,對黨員干部的要求不是寬了,而是更嚴了;各級黨組織和紀檢監(jiān)察機構管黨治黨的責任不是輕了,而是更重了。
二是要克服反腐敗簡單化?!八姆N形態(tài)”中每一種形態(tài)都有對應的適用條件,都需要依據事實證據、黨紀條規(guī)和具體情節(jié)作出恰當運用,而不是憑個人主觀意志進行相互轉換。每一種形態(tài)的運用都要建立在事實清楚、證據確鑿、定性準確、處理恰當、程序合法、手續(xù)完備的基礎之上。
三是要克服“抓小放大說”。實際上,實踐“四種形態(tài)”,絕不意味著對違法犯罪的腐敗分子以紀代法、高舉輕放,而是要盡最大努力防止黨員干部由違紀到違法,淪為“階下囚”。要改變的,不是腐敗分子的結局,而是其墮落的軌跡,通過在黨紀的底線上設置多道防線,一級一級地進行阻擋和處理。
四是要克服“越往后執(zhí)紀越松說”。實際上,“四種形態(tài)”的每一種形態(tài)都是從嚴治黨的利器,都很好地詮釋了“嚴是愛、縱是害”的道理。當黨員干部出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時,如果有人及時“拉拉袖”“咬咬耳”,就有可能將這些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在問題比較嚴重時,如果有人大喝一聲、猛擊一掌,“紅紅臉”“出出汗”,就有可能起到幡然醒悟、懸崖勒馬的作用。
把握4個重點,積極實踐“四種形態(tài)”
一是要準確把握好主體責任與監(jiān)督責任的關系。監(jiān)督執(zhí)紀“四種形態(tài)”,既是對紀檢監(jiān)察機構監(jiān)督責任的要求,也是對黨組織主體責任的要求?!八姆N形態(tài)”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器,實踐好“四種形態(tài)”是黨組織履行主體責任的題中應有之義,各級黨組織責無旁貸。河南省新鄉(xiāng)市委原書記李慶貴因履行主體責任不力被免職的教訓,就是對此最生動的詮釋。紀檢監(jiān)察機構的職責是落實好監(jiān)督責任,并采取有效措施推動黨組織落實好主體責任。具體來說,就是監(jiān)督執(zhí)紀問責,“四種形態(tài)”就是紀檢監(jiān)察機構履行職責的具體抓手。
二是要準確把握好森林與樹木的關系。踐行“四種形態(tài)”是對“林木”和“森林”關系認識的深化,針對的就是“把全面從嚴治黨等同于反腐敗”“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等突出問題?!盃€樹”必須堅決拔掉,但也不能忽視對“歪樹”“病樹”的治理和對大多數“樹木”的日常澆灌和養(yǎng)護。“四種形態(tài)”的第一種形態(tài)是從源頭抓起,針對的是全體黨員,是維護整片“森林”健康的重要舉措;后三種形態(tài)則是在治病和刮骨療毒,防止病毒擴散感染周邊“樹木”。
三是要準確把握五種線索處置方式的關系。2014年7月,中紀委調整了線索分類處置標準,即:擬立案、初核、談話函詢、暫存和了結。工作實際中,既要準確把握每一種方式,又要把握“五種方式”的內在聯系,做到靈活運用。同時,要對“五種方式”的適用效果進行評估、考核,確?!拔宸N方式”的規(guī)范高效使用,從而保證“四種形態(tài)”的正確實踐。
四是要準確把握“四種形態(tài)”的適用范圍。正確運用監(jiān)督執(zhí)紀“四種形態(tài)”,要求按照不同的違紀情況采用不同的處置方式。對“極極少數”嚴重違紀的黨員干部,絲毫不能放松,該深查的要深查,該移送司法機關的要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要正確把握“常態(tài)、大多數、少數、極極少數”的關系,恰當運用批評教育、誡勉談話、輕處分和組織調整、重處分和作出重大職務調整、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等方式處理各類違紀行為。
(作者為河北省紀委駐河北省質監(jiān)局紀檢組長)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