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吃貨的風險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幾樁血案
□ 郭紅霞
民以食為天,吃是人活著第一要緊的事。古往今來,為吃引發(fā)的爭斗血案亦無數(shù)。其中春秋戰(zhàn)國時期幾個吃貨血案故事非常經(jīng)典且耐人尋味。
食指大動案。鄭國的大臣公子宋對吃有極高的天賦。據(jù)說,每次遇到好吃的他的食指就會不由自主地加速跳動。有一次他到鄭靈公宮中獻策,路過宮殿門口時,聽到兩個雜役在聊天。一個說:“有學問的人就是好呢,那近百斤的大鱉主公打算邀請公子歸與公子宋品嘗?!绷硪粋€說:“我等人只能看著流口水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沒過多久公子宋遇到公子歸,同他說,剛才我的食指大動,今天必有鱉魚湯。后來他們獻策完畢后,鄭靈公果然邀請二人共進晚餐。公子宋說,我太有口福了,今天能品嘗到美味的大鱉湯。 鄭靈公聽后笑著說:“的確熬了大鱉魚湯,不過能不能吃到不是你能決定的。”
沒過多久,晚餐做好了,鄭靈公偏偏不分公子宋鱉魚湯,并開他的玩笑:“你的食指大動功失效了不應(yīng)驗了吧?!惫铀蝿偛旁诠託w面前說一定能吃到鱉魚湯,現(xiàn)在不能實現(xiàn),覺得特沒面子。于是公子宋一言不發(fā)走到鄭靈公跟前,伸出食指在鄭靈公裝鱉的盤子里迅速沾了一下,然后驚嘆一聲:“這湯果然美味至極。我的食指功非同凡響?!?/p>
就因此事,公子宋得罪了鄭靈公,要殺了他。于是公子宋干脆先下手為強,聯(lián)合他人將鄭靈公殺死。
羊羹亡國案。中山國的士大夫司馬子期也是一枚著名的吃貨。有一次中山國君宴請士大夫,其中有一道在當時極為昂貴的羊肉羹。但分到司馬子期時,湯沒有了。司馬子期本來就對沒有喝過的羊肉湯垂涎已久,今天卻只能眼巴巴地看著別人吃。于是他對國君產(chǎn)生了強烈的怨恨:“我這么兢兢業(yè)業(yè)為你賣命,結(jié)果連口羊肉湯都沒嘗到。豈有此理!”于是宴會結(jié)束后,就有了以后的故事:“……羊羹不遍,司馬子期怒而走于楚,說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保ㄋ抉R子期盛怒之下跑到了楚國,游說楚王進攻中山國,中山君被逼逃亡。)
熊掌殺身案。晉國國君晉靈公對于吃的講究是極致的,他對于每一道菜的要求都非常高。有一次,有鄰國使者送來名貴的熊掌,晉靈公命廚師按他的要求制作。后來熊掌上桌后,他吃一口即勃然大怒:“為什么會塞牙?”于是廚師一不小心成了刀下冤魂。
如此看來,做吃貨是有風險的,這種風險來自更深層次的生存技巧。面子很重要,但千萬不要輕易挑戰(zhàn)對手的面子,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人與人相處是一門大學問,不要小看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如中山國君的一碗羊羹湯卻傷透了大臣的心,最后淪為亡國奴;伴君如伴虎,為國君掌廚,是一個廚師至高的榮耀,卻要隨時將自己的腦袋放在砧板上。這是所謂的高處不勝寒……
時光荏苒,吃貨的歷史終究是一堆故紙,但引發(fā)的思考卻無窮。
《中國質(zhì)量報》